《东南亚早期铜器的同位素及技术变化》作者:Thomas Oliver Pryce , Michael Brauns , Nigel Chang , Ernst Pernicka , A. Mark Pollard ,Christopher Ramsey , Thilo Rehren , Viengkeo Souksavatdy , Thongsa Sayavongkhamdy。2011年7月发表于美国《Journal of Archaeology Science》第38期。
本文是由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为主要研究单位并联合德国、澳大利亚及老挝相关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学者共同合作的国际项目——“东南亚铅同位素”(SEALIP)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的研究目的是找到可靠的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证明东南亚从史前时期晚期到历史时期早期(即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社会交流与社会发展情况。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早期东南亚金属冶炼的铜铅比例变化,找到其变化规律来建立东南亚青铜技术起源假说并证明原材料的来源比器物本身更具研究价值。《东南亚早期铜器的同位素及技术变化》介绍了两处(Phu Lon 和 the Khao Wong Prachan 谷)位于泰国,一处(Xepon)位于老挝的史前铜矿及冶炼遗址,来证明铅同位素比例变化在铜器冶炼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金属成分分析、技术分析及铅同位素断代研究。通过对这几处遗址的科学分析即铅同位素断代,科学家试图通过金属冶炼技术的变化规律找到东南亚各地区之间的冶铜业起源和社会生产发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