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科普

【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考古学属于广义历史学的一部分,与文献历史学共同承担着研究人类历史的任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目的,故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用多种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包括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环境科学、农学、计算机科学等),而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人们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包括文献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因此,考古学属于最大的一个交叉学科。随着当代考古学的发展,各种自然科学技术手段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考古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使考古学交叉学科的特点愈加凸显,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考古学家从考古资料中获取的信息量大为增加,因此,对考古学家知识结构和多学科结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古层位学和考古类型学分别来自地质学的地层学和生物学的分类学。其基本的研究步骤为:考古调查、考古发掘、调查发掘所获田野资料的整理、各种标本的测试分析(如科学测年、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分析等),编写考古调查或发掘报告、进行专题研究或综合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或专著。考古学可分为多个分支学科。如根据其研究的物质遗存的时代特征,可分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铁器时代考古、近代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地域可分为欧洲考古、美洲考古、东亚考古、地中海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国度可分为埃及考古、印度考古、中国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和方法可分为田野考古、环境考古、农业考古、冶金考古、动物考古、社会考古、认知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等。考古学并非只是研究过去的学问。它还可以通过研究阐述人类所走过的道路、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和参考。例如,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王巍)

【石器时代】考古学上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当时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从人类出现直到青铜时代开始为止,历时二三百万年。在人类历史上属于原始社会时期。根据石质工具的特点所反映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朱乃诚)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共历时二三百万年。当时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出现的阶段。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重要的有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郧县人、南京人、大荔人、金牛山人、马坝人、丁村人、柳江人、山顶洞人等。有的人类化石与文化遗物同出。此外,还有小长梁、许家窑、观音洞、小南海、下川等文化遗址。(朱乃诚)

【中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个阶段。开始于全新世初期,大约距今1万年。经济生活主要是渔猎和采集,使用的工具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也有局部磨光的石器,并发明了弓箭,使狩猎的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各地区并不是普遍存在中石器时代这一过渡阶段。中国的西藏、青海等第一极地,因新石器时代发生较晚,存在着中石器时代。(朱乃诚)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中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开始于八九千年以前。发明农作物的栽培,逐步开始饲养家畜,生活资料有较可靠的来源,开始定居生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与陶器,发明纺织。中国各地已发现六七十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如裴李岗文化、兴隆洼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朱乃诚)

【青铜时代】考古学上继新石器时代之后的一个时代。以青铜器的使用为主要特征。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较红铜的熔点低、硬度高,便于铸造。中国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在青铜时代,尚不能排斥石器的使用,有的地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地区已进入文明社会。中国在青铜时代已建立国家,有相当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并已有文字。(朱乃诚)

【铁器时代】考古学上继青铜时代之后的一个时代。以铁器的使用为主要特征。由于铁矿分布较广,铁的硬度和韧性较高,铁器的出现最终排除了石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并导致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的地区在史前铁器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个别地区不存在铁器时代。中国在春秋晚期(公元前5世纪),大部分地区已使用铁器。(朱乃诚)

【地层学】亦称“层位学”。考古学获取考古资料的基本方法论。从地质学借用而来,在发掘现场按照土质、土色划分过去人们活动形成的土层和房子、垃圾坑、墓穴、窖穴、窑、井、活动面等废弃遗迹以及人为堆积地层单位之间的自然间歇层等各个地层单位,厘清这些地层单位在堆积顺序里的上下叠压或打破、时间顺序里的早晚(底层早于上层)、共存时段里的空间关系,是解决遗址实物遗存相对年代、研究遗址文化谱系、探索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变迁最核心的手段之一。(何驽)

【文化层】亦称“文化地层”。特指遗址中人为活动所形成的土层堆积。土层中包含人工遗迹和遗物,故称之为“文化层”。相对于遗址堆积层中自然营力堆积层而言。在考古田野调查中,文化层是判定遗址最重要的条件。(何驽)

【田野考古】以科学方法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以研究历史的考古学工作方法。是考古学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田野调查、田野发掘、室内整理和编写田野发掘报告。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始于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的发掘。1926年,考古学家李济开始发掘山西芮城西阴村遗址,是中国人第一次以探索本土文化为目的的科学考古发掘。现今,田野考古水平日益提高,技术手段日益丰富,调查发掘过程更加科学、规范,极大地促进了考古学的发展与繁荣。(高江涛)

【考古调查】发现并初步勘察古代遗址以及遗迹、遗物的考古方法,是与考古发掘互相补充的研究方法。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区域普查又称为“文物普查”,指由政府文物管理部门组织的摸清当地文物资源状况的调查;专题调查通常是指学术机构组织的为解决某一学术问题而进行的调查。(高江涛)

【考古勘探】考古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通过钻探、物探等手段来了解、确认和研究文化遗存,并为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基础材料与依据。使用探铲(又称“洛阳铲”)来钻探是考古勘探最常用方便的工作方法,勘探中提倡各种无损伤探测新技术的应用,如物探。考古勘探中要求准确详细地记录勘探获取的资料数据信息,并及时撰写考古工作报告。(高江涛)

【探铲】亦称“洛阳铲”。一种考古学钻探工具。一端为半圆柱形铲头,另一端有柄,可接长木杆或钢管。使用时垂直向下冲击地面,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头将地下的泥土带出,根据这些泥土的土质、土色及包含物判断地下遗迹、遗物堆积状况。传说为洛阳一带盗墓者发明,后广泛使用于田野考古,成为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主流工具,并传至国外。(高江涛)

【遗迹】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遗迹即遗剩之痕迹。在考古学中,遗迹是遗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指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所遗留的痕迹。遗迹通常不可移动,如洞穴、城址、聚落址、居址、墓葬、贝丘、窖藏、窑址、矿坑、灰坑、灰沟、道路等。遗迹可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及民族性,以揭示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印群)

【岩画】古代人类描绘和凿刻在岩壁或岩石上的图案的总称。包括彩画、线刻、浮雕、阴雕等多种形式,内容大多反映当时的狩猎、游牧、战争、祭祀、图腾等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一般具有粗犷、朴素的特点。产生于旧石器时代,历史时期亦有发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苏等地。(王鹏)

【贝丘】考古学有的重要遗迹之一。指文化层中包含有大量人类食余弃置贝壳的古代遗址。所含贝类分为海洋和淡水两种,分布在沿海和内陆滨湖、临河地带。堆积中常包含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以及各种文化遗物和鱼骨、兽骨等实物残渣。年代主要为新石器时代,少数可延续至青铜时代或稍晚。(王鹏)

【聚落址】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遗迹之一。古代人类各种聚居地的总称。聚落的位置多经过选择,与地形、地貌以及周围的自然资源等有密切的关系,布局经过规划,一般可分为居住区、生产区、埋葬区等。依据规模和内涵、聚落址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既包括一般的村落,又包括超大规模的城市。(王鹏)

【居址】考古学以及的重要遗迹之一。古代人类居住的遗迹。由于时代、地域的不同,居址种类多样,可分为自然岩穴、半地穴式、地面式、干栏式等。旧石器时代的居址多为自然岩穴,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地区多半地穴式,南方地区多干栏式,地面式居址自旧石器时代到历史时期均常见。(王鹏)

【环壕】田野考古中的一种遗迹现象。很可能是一种防御设施。在以防御为目的的城出现以前,或在建城的技术出现之前,为防御洪水、猛兽以及敌对势力的侵袭等,在居住的聚落周围挖出围沟作为防御设施。或是整个聚落全部由人工的壕沟环绕,或是利用地势,部分是人工壕沟围绕。至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时期则出现以城墙与壕沟配合的防御体系。(付永旭)

【干栏式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形式之一。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即以木柱和连接其间的木梁为骨架,于木梁上铺垫地板,形成高出地面的建筑基础,再在此基础上假设房屋梁柱,以木、竹席等围墙盖顶。木构件之间以榫卯结合,地板间以企口拼接。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该类建筑,为史前时代中国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代表。通过河姆渡遗址成排的桩木和木构件,可近似地复原当地流行的一种干栏式长屋。其功用在于不使居住面直接接触地表,以便房屋下面通风防潮;同时,还可以避免虫、蛇及其他野兽的侵扰。只迟在进入新石器时代之时,不同的地区就已形成风格各异的建筑形式,这类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是与南方多湿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至今仍在华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使用。其与北方的土木建筑一样,也成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付永旭)

【宫殿基址】古代帝王宫殿建筑的基础。宫殿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处理政事的朝堂、用于休息的寝宫、作为宴享之所的殿宇等,用于礼仪祭祀的庙寝建筑和修建于都城之外的离宫别馆也常被视作宫殿。多为夯土台基,台基上有承载殿柱的石础,形成柱网,决定建筑的开间和进深。建筑物的开间和进深与建筑等级和规格密切相关。著名的宫殿基址有二里头1号、2号基址,殷墟小屯宫殿建筑基址群,秦阿房宫前殿,汉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等。(姜波)

【窑址】古代烧制陶瓷器的窑炉遗址。按功能分为陶窑址瓷窑址、砖瓦窑址、三彩窑址等。按窑炉结构可分为馒头窑、龙窑、阶梯式窑等。按生产性质又可分为民窑、官窑和御窑。窑炉结构一般可分为火膛、窑床(窑室)、烟道三部分。考古发现的著名窑址有磁州窑、耀州窑、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建窑、景德镇窑等。(姜波)

【灰坑】田野考古中常见的一种遗迹现象。是中国考古学最常用的名词之一,常用英文字母“H”表示,用于指称遗址中填充有文化堆积的坑状遗迹。其内的文化堆积较为丰富,包含了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在此生活的人们有意无意留下的废弃物,如破碎的陶器等。因中国考古学家最初认识这一遗迹现象时,坑内的堆积往往呈灰色,故名“灰坑”。实际上,并非所有坑的堆积均呈灰色。灰坑的形状多种多样,根据开口形状可分为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等;根据下部形状可分为锅底形、袋状、方形等。灰坑形成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是废弃的水井、窖穴、祭祀坑等形成的,也有专门用来填埋垃圾的坑。(付永旭)

【石窟寺】简称“石窟”。古代开凿于河畔山崖的佛教寺院。石窟寺源于印度,中国的石窟寺则约于3世纪始建于新疆,随后逐渐向东、向南传播,至5—8世纪时臻于繁盛,分布于国内各地区,此后渐趋衰落。但个别地方至16世纪仍有开凿。形制分为塔庙窟、佛殿窟、僧房窟三大类。据洞窟形制和造像风格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南方三大地区。其中新疆地区开凿较早;中原北方地区数量多,内容复杂,是中国石窟遗迹的主要部分,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为其代表;南方地区石窟分布较为分散,多数地点摩崖龛像多于洞窟。中国境内石窟寺分布范围较广,内容丰富,是研究中古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建筑等方面的重要资料。(陈凌)

【墓地】古代埋葬死者形成的区域性场所。史前时期墓地一般位于居址和聚落附近,并逐步出现有规划的区域性墓地,典型者如元君庙墓地、陶寺墓地等。城市出现以后,墓地最初位于城内,春秋战国时期,墓地开始移往城外,并出现家族式墓地。典型者如河北封氏墓地、安徽毫州曹操家族墓地等。墓地的规划与管理,至迟在周代出现了专门管理墓地的人员与机构,如冢人、墓大夫等。此外,四川彭山东汉以来的家族式崖洞墓、武夷山地区的悬棺墓群、云南地区的家族式洞穴墓也可看作地域形态的墓地。(姜波)

【崖墓】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四川巴蜀地区。此类墓葬多开凿于山壁崖洞中,往往形成家族式合葬墓地。其墓道多为狭长横穴或小型竖井,墓中一般有排水设施。出现于西汉,盛行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的崖墓在长江、岷江等流域都有分布,以乐山、宜宾、彭山等地最为集中。(姜波)

【船棺墓】古代墓葬形式之一。是以独木舟形棺木为葬具的一种葬俗,既有土葬的,又有顺水任其漂流的。国内考古发现多见于古代巴蜀人聚居的四川成都、广元、新都以及重庆地区,时代为战国至西汉前期。四川发现的船棺,常用长5米、直径1米以上的楠木制成。墓坑为土坑竖穴,随葬品多铜器和陶器,后期出现少量铁器和漆器。2000—2001年成都商业街发掘的船棺墓地可能为古蜀国王族墓地。(姜波)

【悬棺墓】古代墓葬形式之一。是古代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葬俗。其做法通常是将木棺悬置于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江西贵溪仙岩,福建武夷山,重庆忠县卧马函、奉节县夔峡和风箱峡,四川珙县麻塘坝螃蟹溪山崖等地,都曾发现战国至秦汉之际的悬棺葬。据研究,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均有此种葬俗。悬棺葬在三国吴时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和唐代张鷟《朝野佥载》等文献中有记载。(姜波)

【瓮棺葬】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翁、罐一类陶器作葬具墓葬。流行于新石器时代直到汉代。通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新石器时代遗址常有儿童瓮棺葬,个别成人也有用瓮棺,一般用两三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居住面下,也曾发现专门的儿童瓮棺葬墓地。(姜波)

【旧石器】以砾石和小石块使用打制方法制作的简单石器。多为斧类砍斫器、球状敲砸器和片状切割器。晚期成熟的打制石器形状规整,出现预加工成型、琢孔和磨刃技术。旧石器时代因之命名。(王仁湘)

【新石器】琢制成型后采用水磨技术将坯体磨光的精致石器。多为斧、锛、刀、镞类器型。普遍采用切割和钻孔技术,部分玉石器还采用线割、雕刻、管钻和抛光技术,器型十分规整。新石器时代因之命名。(王仁湘)

【青铜器】以铜为基本原料加工制成的器物。包括工具、乐器、车马器、装饰品、艺术品等。在中国古代多指青铜器。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故名。青铜器的使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因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逐渐减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历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礼器与武器的时期。此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有2000年,此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不是最早的,但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是独步世界的,因此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严志斌)

【铁器】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冶炼的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小亚细亚赫梯人。中国铁器的使用始于春秋时期,大多发现于湖南长沙地区。战国中期以后冶铁业得到迅速发展,出土的铁器遍及当时的七国地区,在农业、手工业部门中占据重要地位。西汉时期,使用铁器的地域更为辽阔,器类和数量显著增加,质量更有提高。东汉时期完全取代青铜器,到南北朝时期杂炼生鍒灌钢工艺出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冶炼技术体系。铁器的出现使人类历史产生了划时代的进步。(沈丽华)

【茶马古道】唐至清代商贸通道。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余千米;另一条从云南省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普洱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余千米。两条主线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至,历经近千年,是中国商人开辟的一条通往城外的经贸之路,同时也是一条文化传播之路。(石自社)

【放射性碳素断代】指利用生物死亡后其体内碳十四不断衰变减少进行断代的技术。适用范围在5万年以内。可测样品为木头、木炭、骨样品、植物种子、贝壳、白灰面、泥炭等。大气碳十四通过光合作用、食物链等进入动植物体内。碳十四具有不稳定特点,生物在成活阶段其体内碳十四水平始终处于一种交换平衡状态。一旦生物死亡,体内碳十四不再得到补充,其浓度按照半衰期为5730年的速度递减,由残存的碳十四浓度测定其死亡年代。大气碳十四浓度是变化的,所测年代与实际年代有差别,必须要经过碳十四-树轮年代校正曲线为日历年。碳十四测年是考古中应用的主要测年方法,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出现,现已发展为常规方法和加速器质谱测年两种方法。(张雪莲)

【滇文化】云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滇池周围古代滇人生活的区域。主要遗迹有李家山墓葬、石寨山墓葬、羊甫头墓葬、天子庙墓葬、八塔台墓群、横大路墓葬等。其中石寨山6号墓出土有“滇王之印”金印。另外还发现部分聚落遗址。滇文化以青铜器最丰富、也最具特色。铜器种类繁多,制作精细,人物和动物造型普遍,纹饰复杂。代表性器物有犁、锄、斧等工具和农具,戈、矛、剑、钺、啄、叉、锤等兵器,斧、鍪、壶、洗、盒、带钩、案等生活用具,鼓、葫芦笙、编钟等乐器,以及贮贝器、人俑、人物屋宇模型、车马器、杖头饰和各类装饰品。另有较多铜铁合制器。陶器多为轮制,以夹砂陶为主,有红褐陶、灰黑陶等,以平底器为主,次为圜底器,圈足器、三足器少见。器形有釜、罐、壶、纺轮等,纹饰以划纹为主。滇文化表现出奴隶制的社会形态,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较为发达。滇文化曾受汉文化等多种外来文化影响,但器物种类、造型、图像纹饰等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风格。年代为战国至东汉初。(施劲松)

【文化遗产】亦称“文化财产”、“文化资产”。为一定社会群体所承袭、由先辈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或无形文化特征。在一定情境下,其含义与文化资源有所重叠。基本属性包括文化延续性(即文化传承性)、价值性(即文化遗产对象本身对于当下和未来社会的有用性)、不可替代性、代表性、原真性、完整性以及利益相关性等。从其基本特征上看,较多被相关遗产领域研究者提及的有4个类别的内容: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可移动文化遗产。还有不少遗产点因具有人文和自然两方面的重要性,而被认为是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如中国的泰山、黄山、武夷山等。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群落)、纪念性建构筑物、景观、考古及历史遗址、传统民居村落、街区、艺术作品、考古文物、图书、手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俗、礼仪、节日、口头史(传统)、语言、知识、社会价值观与传统、审美与精神信仰、艺术表达形式、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形态。文化景观为与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相关或展示出其他的文化或美学价值的地理区域,包括其中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以及野生动物或家禽家畜。其中,以考古遗址和遗物为核心内容的考古遗产(或称“考古资源”)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杜金鹏  王刃余)

【线性遗产】先于线性文化遗产而提出的、具有线性分布特征的遗产形态包括文化线路、遗产运河、遗产廊道等一系列概念。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资源管理模式基本为文保单位模式,其容纳跨区域遗产的能力较为薄弱。线性文化遗产观念的出现有助于缓解这一文保困境。其方式主要是尝试借助区域规划的手段来实现对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线性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包括:分布线性特征、空间跨度极大、文化复合性等。内容上大致包括交通线路(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古蜀道、唐蕃古道、海上丝绸之路、客家迁徙路线、秦直道、秦驰道、草原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滇缅公路)、军事工程(如长城、苗疆边墙、金界壕)、自然河流和水利工程(大运河、长江及其沿线文化带、黄河及其沿线文化带)以及历史主题事件(红军长征路线、徐霞客游线)等类别。(王刃余)

【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保护体系称谓,分为全国、省级、市级、县级4个等级。根据文物类型,一般可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必须建立“四有”: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设立保护标志、建立科学记录档案。其中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者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报国务院核准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记录档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截至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已经公布了七批共429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刃余)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